1.什么是“孤獨癥”?
孤獨癥是廣泛性發育障礙中最常見、最 具有代表性的疾病。該疾病起病于嬰幼兒時期,以社會交往障礙、交流障礙、局限的興趣、刻板與重復行為方式為主要臨床表現,多數患兒還會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發育遲滯。
2.孤獨癥和自閉癥是一回事嗎?
是。孤獨癥的專業名稱為孤獨癥譜系障礙(ASD,孤獨癥和自閉癥是英文Autism的兩種譯名)。
3.孤獨癥是一種心理疾病嗎?
不是。但大部分孤獨癥兒童會有認知、情緒等心理問題和行為問題。2006年起,中國將孤獨癥歸類為精神殘疾。
4.只有兒童才會得孤獨癥嗎?
不是。孤獨癥是在兒童出生前產生的,孤獨癥起病于3歲之前,3歲以后表現明顯,但孤獨癥的核心癥狀可能會持續終生。
5.“孤獨癥”有什么表現呢?
(1)嬰兒期,患兒回避目光接觸,對人的聲音缺乏興趣和反應,沒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勢,或抱起時身體僵硬、不愿與人貼近;
(2)幼兒期,患兒仍回避目光接觸,呼之常無反應,對父母不產生依戀,缺乏與同齡兒童交往或玩耍的興趣,不會以適當的方式與同齡兒童交往,不能與同齡兒童建立伙伴關系,不會與他人分享快樂,遇到不愉快或受到傷害時也不會向他人尋求安慰;
(3)學齡期后,隨著年齡增長及病情改善,患兒對父母、同胞可能變得友好而有感情,但仍明顯缺乏主動與人交往的興趣和行為。雖然部分患兒愿意與人交往,但交往方式仍存在問題,他們對社交常情缺乏理解,對他人情緒缺乏反應,不能根據社交場合調整自己的行為;
(4)不指或少指不會用手指,沒有姿勢語言,不語或少語不會主動使用語言;
(5)他們的行為方式奇特,常用同一種方式做事或玩玩具,要求物品放在固定位置,出門非要走同一條路線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