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孩運動能力不錯,感統就好 。
感覺統合強調的是接收外界刺激并能做出適當的反應。有些小孩看起來運動能力挺好,但可能只是局限于日常表現,在一些多感官表現上稍差。也有些感覺尋求的小孩,因為尋求刺激而過于好動,這都是需要感統訓練的人群。
感統訓練就是學習動作
很多時候,感覺統合的表現會通過行為反應來呈現。但感統訓練不是體育競技,不是重復學習動作而追求動作的完美表現。感統訓練追求的是適當的感覺調節、區辨與感覺信息的整合,最終能更好地參與到日常生活、學習活動中。最基礎的例子,給幼兒傳遞一個紙盒,小孩需要用適當的力量拿住盒子,力量太大,紙盒會被抓破,力量太小,紙盒會掉落。針對這個適當的力量,在感統中會針對前庭和本體來加強感覺區辨和肌張力的調節能力。這樣小孩在以后拿碗吃飯,拿杯子喝水,以及其他一些肢體動作的反應上,都能有較好的表現。而不是要通過感統訓練教小孩怎么做好這個拿紙盒的動作。天津自閉癥機構
感統訓練不適合高年級小學生
理論上來講,小孩在7歲以前是感統能力發展的關鍵階段,適當培養感統能力有助于后期高級功能,如注意、記憶的發展。神經可塑性強,培養的效果會比較好。7歲以后的小孩,隨著年齡的增長,可塑性稍有下降,但并不是完全喪失可塑性。如果是存在感統失調的情況下,也還是需要通過感統訓練來改善,日常體育鍛煉很難代替。天津語言發育遲緩
好動的小孩就是感統失調
兒童有尋求最適感覺刺激的需求。有些感覺遲鈍的小孩,日?;顒拥拇碳げ荒苡行Ы邮?,需求得不到滿足,會做出尋求刺激的表現,看起來比較好動。但并不是所有的好動,都歸因于感統失調,需要綜合分析。
感統訓練包治百病
隨著感統訓練的普及,有些機構或者個人會夸大感統訓練的效果,對一些特殊人群,忽略他們的核心需求,一味強調感統訓練的重要性,耽誤小孩的黃金干預期。比如讀寫障礙,復雜認知學習依賴以本體為基礎的動作計劃,比如書寫。感統訓練中針對本體感覺的訓練,有一定的促進作用。但動作計劃也只是影響書寫的一個方面,讀寫障礙相關的認知功能和讀寫方法訓練才是核心訓練。比如自閉癥兒童,自閉的小孩存在感統失調的概率比普通小孩高,很多時候會需要感統訓練。但自閉癥兒童還存在認知、語言、社交等核心問題,同樣需要干預,不能只依賴感統訓練解決所有問題。
前庭功能就是平衡能力
前庭神經的傳導路徑很多,小腦作為適應性處理器,調節平衡,只是其中一個路徑。前庭系統還會通過與動眼神經核的連接影響雙眼協同運動,與大腦連接影響身體姿勢和位置的感知,與脊髓連接影響頸肌肉和四肢運動等。
前庭訓練就是專注力訓練
理論上來講,前庭訓練對腦干網狀組織有刺激作用,可提高大腦警醒度,也就是精神狀態,是注意力的喚醒。對于注意力的調節和維持,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專注與自控,更關鍵的還是大腦前額的執行系統發揮作用。
感統失調就是敏感或遲鈍
常說的敏感或遲鈍,指的是感覺調節能力,也就是人們對不同強度的感覺信息作出適當反應的能力。但感統失調除了調節障礙,還會存在感覺區辨障礙,動作運用障礙,雙側協調障礙,動作排序障礙等。天津感統訓練
感統訓練都是一樣的道具操作
感統訓練的道具大同小異,但在不同兒童的訓練安排上,道具的選擇還是會有差異。同樣的道具,操作使用上也會有不同。例如,同樣做觸覺按摩訓練,警醒度偏低的兒童操作側重的是輕觸,警醒度偏高的兒童操作側重的是深壓。
感統教室越大越好,人越多越好
訓練追求的是效果,效果好不好,關鍵還得看老師是否專業,專業老師可以準確判斷小孩情況,安排針對性訓練,同時兼顧課堂趣味性等。真正做到有趣、有效。如果有些老師只是按部就班,不同的小孩來了,都是玩玩滑梯、玩玩秋千,沒有任何訓練依據來支持訓練安排,最終小孩就真的只是玩,不是專業訓練。